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 了解更多

行情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资讯 > 主题探讨
【焦点列车】全运会热闹非凡 体育经济现光芒

【焦点列车】全运会热闹非凡 体育经济现光芒

2025-11-25

本届全运会开幕惊艳瞬间

首先,传统与潮流的碰撞。在开幕式正式开始前的暖场表演《湾区潮涌》分为“潮起”“声漾”“雄风”和“筑梦”四个篇章,将舞狮、粤剧、潮剧、汉剧、节令鼓等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充满活力的现代表演形式相结合。其中,节令鼓的表演将呐喊声与鼓声融为一体,融入现代舞蹈元素,让观众领略到潮州传统文化的崭新风貌。

其次,水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开幕式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将同心圆与水面舞台相结合,凸显湾区特色。整个表演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层层递进,展现了粤港澳三地一海相连、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蕴。

在开场环节,人形机器人敲响广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乐器青铜钩鑃,在科技的加持下实现了古今对话。主火炬塔点燃环节并非真实火焰,而是由电光水雾系统模拟的“科技火焰”,创造了不用燃气、采用绿电点燃体育圣火的历史。

最后,大湾区金曲引发全场共鸣。从《沧海一声笑》到《海阔天空》《中国人》等歌曲,那些曾激荡过每个人青春岁月的熟悉旋律,在开幕式现场汇聚成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本届全运会新意十足

第一,办赛模式创新,实现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这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大湾区的创新活力、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气质,也为深化文化认同与社会融合提供了示范。

第二,实现跨境赛事创新。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置了跨境赛事项目。在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约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

第三,绿色体育方面的创新,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十五运会优化场馆利用,90%以上竞赛场馆通过现有场馆改造升级,在全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

第四,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实现全民共享。十五运不公布各代表团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同时扩容群众赛事,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比往届大幅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本届全运会覆盖从青少年到老年人的全年龄段,按照全龄友好、全力保障、全民共享的“三全”理念,确保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机会参与全运会。

第五,文化融合创新,展现大湾区风采。本届奖牌“同心跃”以木棉、紫荆、莲花象征三地共生,港珠澳大桥造型挂环体现地理联结。群众比赛引入舞龙等传统项目,进一步彰显了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舞狮等富含岭南特色的项目,同时将醒狮、龙舟纳入竞赛项目。

体育经济产业显著复苏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积极探求“体育+”消费场景,进一步放大国家级赛事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深圳市宝安区在核心商圈全面推出“票根经济”活动,鼓励观众凭赛事票根游览周边商圈、景点,享受餐饮满减、购物折扣、景点优惠等福利。广州则精心打造了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旅游线路,串联海丝古城、西关骑楼等文化地标。

本届全运会门票销售预计将突破500万张,带动消费涵盖赛事运营、场馆建设、衍生商品、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高达32.2%,成为消费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赛事经济向体育产业经济转型

百利好特约资深分析师辰宇关注到,广东各地已开始瞄准“体育+”生态谋划下一步促消费布局。广州提出要打造“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江门明确提出要做强体育制造业,积极招引国内外山地自行车零部件、整车制造、骑行装备等龙头企业。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宴,更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赛事热潮逐渐沉淀,其所催生的新模式、新机制与新消费习惯,将继续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重要声明:上述内容及观点由第三方合作平台智昇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出自百利好,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非农报告】非农终于出炉 市场反应谨慎
相關資訊 返回

每日策略

行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