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在三月份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行情,WTI原油最高達到130.5美元的高點,布倫特原油甚至達到令市場瞠目結舌的139.13美元,但隨後一路回落,美油和布油最低都一度跌破100美元的大關,最大跌幅超過30%,究其原因就是俄烏衝突帶動市場憂慮情緒波動,進而引起油價的大幅波動,但目前來看,油價的基本面並不樂觀,中期下跌趨勢很可能已經形成。
貨幣政策收緊 經濟增速放緩
前期油價一路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世界經濟蓬勃復蘇之上的,而國際油氣投資在疫情期間大幅下降,2020年國際油氣投資額下降到3090億美元,2021年雖有回升,但也只有約3410億美元,均低於2019年的4410億美元,使得原油產出與原油消費形成嚴重錯配,但隨著美聯儲正式開始加息,這一局面很可能出現轉折。
3月17日,美聯儲宣佈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至0.25%~0.50%,點陣圖顯示,預計2022年將加息7次,至2022年底利率為1.9%,2023年底利率為2.8%,美聯儲這次加息有點猛,甚至可能對經濟形成一定打擊。在美聯儲宣佈加息後,多國央行也宣佈加息,沙特央行上調逆回購利率至1.25%,巴西央行上調基準貸款利率100個基點至11.75%,並稱下次利率決議加息100個基點仍將是適宜的。這意味著全球加息正式開始,當然非美國家基本都是被動加息,為防止資本外流和本幣貶值的無奈之舉,但毫無疑問將對本國經濟形成打擊。全球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指數、OECD綜合領先指標等主要景氣指標顯示,全球經濟增長將在2021年底和2022年第一季度呈現觸頂跡象,美聯儲已將本年度經濟增幅大幅下調至2.8%,其他國家肯定會更難,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下指望原油消費上升並不現實。
制裁暗藏無奈 危機峰迴路轉
前期原油上漲的直接推動力是俄烏衝突,市場擔心因為制裁,俄羅斯原油將退出國際原油出口市場,IEA稱,俄羅斯可能每天減少300萬桶原油和原油產品的出口,這一缺口將遠高於因燃料價格上漲而導致的每日需求減少100萬桶的預期。隨著歐美制裁動作的逐漸出爐,不難發現市場的反應有點過激了,比投資者更擔心油價的是歐美。
俄羅斯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和原油供應國,約40%的天然氣、30%的原油進口都依賴俄羅斯,2021年美國進口的原油和精煉產品中約有8%來自俄羅斯,在歐盟的最新一輪制裁中,並未將俄羅斯原油出口列入制裁範疇,而美國也只是在近期迫於壓力才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但歐美聯合IEA要逐步向市場投放6000萬桶原油以抑制油價,美國政府已經要求國內能源生產商擴大產量,同時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等主要石油生產國進行接觸,考慮放棄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一些制裁,以換取這些國家的原油出口,好消息是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在增產問題上已經鬆口,所以俄烏衝突帶來的能源危機並沒有市場憂慮的那樣大。
技術面上,原油周線形成烏雲蓋頂,下跌動力較強,日線形成頂部倒V形反轉,價格已經跌破中期均線支撐,但前期的成交密集區和100日均線的支撐又比較強。短期形成B浪反彈的概率較大,上方116美元的高點較難打破。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