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1日,原油日線級別二次探底以來,走出了一波強勢上漲,12個交易日漲幅超過10%,價格創下自2018年10月以來近30個月的新高。數據顯示,市場對今年下半年的油價普遍持樂觀態度,摩根大通預計布倫特原油將在今年年底達到80美元/桶,而此前預計該價格會在2022年二季度達到,油價的表現或許已經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整體來看2021年下半年將繼續沿著需求上升、庫存下降、油價上漲的主線演繹,供求關係將繼續主導油價走勢。
增加原油供應 OPEC+在行動
6月1日OPEC+部長級會議結束,不出意外的選擇了在7月增產,產油國組織在5-7月累計增加200萬桶/日的產能。該消息出來後油價繼續維持上升,市場並未將其解讀為利空,筆者認為,這更像是產油國組織在為下半年的原油市場做一個提前量。目前全球原油需求復蘇已成定局,主要經濟體帶動了全球原油消費的快速上升。國際能源署6月2日表示國際原油需求將在一年內達到疫情前水準。俄羅斯方面表示,全球商業石油庫存盈餘降至3400萬桶,並表示原油庫存將在6月達到2015-2019年的庫存水準的5年均值水準。OPEC也表示今年四季度世界原油需求將達到甚至超過9900萬桶/日,2019年四季度世界原油消費能力約為9977萬桶/日,也就是說原油消費基本擺脫了疫情的泥潭。
產油國組織現在選擇增產條件是成熟的,增產部分完全可以被市場消化掉,也可以為下半年很可能出現的較大供應缺口做一個提前量,IEA最新月報認為石油需求復蘇超過供應增長,今年一季度原油供應缺口為480萬桶/日,四季度約為140萬桶/日,所以目前產油國增加的產能不足以彌補供應缺口,逐步增加產能為下半年做好提前量。
美伊談判陷僵局 伊油衝擊市場無望
在需求增長,供應缺口等基本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市場比較擔心伊朗重回核協議後,大量低價伊朗原油衝擊市場,但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這種概率正在下降,市場的憂慮也正在消散。雖然美國在3月從伊朗進口了102.3萬桶原油示好伊朗,但目前雙方分歧依然較大,在核協議上雙方讓步可能性不大,地緣政治博弈激烈。6月伊朗將迎來大選,大選入圍的7人名單皆為保守派和強硬派,大選結束後,美伊談判很可能無疾而終,美國放開對伊封鎖的可能性基本不可能,伊朗原油衝擊市場的概率較低。
大西洋理事會中東安全的負責人表示,油市目前不會受到太大幹擾,因為還沒有捷徑讓伊朗石油重返市場,也沒有看到伊朗或海灣地區採取任何可能破壞能源供應穩定的重大措施。高盛也表示,伊朗原油出口的潛在復蘇不會對石油市場造成外部衝擊,認為美伊談判短期內取得成果的可能性不大,且屆時OPEC+或許已經適應伊朗增產的可能,若2022年前未達成協議,原油將還有10美元左右的上漲空間。
技術面上,原油5月21日二次築底成功,上升結構形成,價格已經突破前期高點壓力,理論上已經進入真空區域,油價有望衝擊70美元重要關口。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