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市場遭遇短線挫折。10月21日晚間,金銀價格陡然直線跳水。現貨黃金從4342美元附近一路大幅下挫,最低觸及4086美元,單日最大跌幅超過6%,最終收於4128.27美元/盎司。
不過,從後期走勢來看,市場買盤依舊強勁。此次下跌更像是短期獲利盤了結引發的踩踏效應,並沒有改變黃金整體向上的趨勢格局。
黃金需求強勁
2025年二季度,全球黃金總需求(含場外交易投資)同比增長3%,達到1249噸。以價值計算,總需求同比大幅躍升45%,約合1320億美元。
與此同時,市場對黃金ETF的青睞程度與日俱增,整體資金呈淨流入狀態。僅9月,全球實物黃金ETF單月資金淨流入規模便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準,整個三季度資金總流入更是達到歷史性的260億美元。
截至9月底,全球黃金ETF資產管理總規模增至4720億美元,同樣刷新歷史紀錄。總持倉量環比增長6%,達到3838噸,僅比2020年11月創下的3929噸歷史高點低約2%。
另據CompanniesMarketCap統計,隨著金價上漲,目前全球黃金總市值已突破30萬億美元,在全球資產市值排行榜上遙遙領先。
上漲底層邏輯未變
百利好特約市場策略師鵬程認為,本輪黃金牛市的直接誘因是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避險情緒升溫,但其底層邏輯是美元信用危機以及全球儲備資產積極尋求多元化的迫切需求。
由於美元和黃金通常呈負相關,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動向往往直接體現在黃金價格走勢中。9月歐美地區黃金ETF資金大舉流入,充分表明歐美投資者加大了對美聯儲後續降息的押注。
交易員目前預期,美聯儲在年底前至少會實施一次大幅降息,甚至有觀點認為可能採取更為激進的50個基點降息。這一點從與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掛鉤的期權交易活躍度中也能得到印證,市場正在為大幅度降息做準備,相關舉措可能在本月或12月議息會議上出現。
此外,自4月以來的一系列關稅政策,也對美元霸權地位構成挑戰,加速了全球範圍內“去美元化”和尋求結算貨幣多元化的進程。4月1日起,美元迎來一波快速下跌,美元指數直接跌破100的重要關口,進入弱勢週期,同時資金開始從美國市場撤出。這反映出全球範圍內對美元主導地位的重新審視與結構性調整正在不斷深化。全球儲備資產加速多元化,以規避過度依賴美元的風險。
最新數據顯示,黃金儲備在全球央行外匯及黃金儲備資產總額中的占比,已從6月底的24%迅速上升至當前的30%,同期美元所占份額則從43%降至40%。這一結構性變化也為金價提供了堅實的長期支撐。
技術面上,黃金日線均線依舊呈多頭發散態勢,前期的大陰線未跌破短期均線支撐,且已得到部分修復。若價格站上4200美元一線,黃金有望上破4380美元。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由第三方合作平臺智昇提供,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