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金屬表現強勁的今年,黃金創歷史新高並上漲超過四分之一,而白銀在年內漲幅更為出色。截至7月16日,現貨白銀交易於每盎司38美元下方,今年累計上漲31%。在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花旗集團的最新預測為市場再添熱度——該行將白銀未來三個月的目標價從38美元大幅上調至40美元,同時將六至十二個月目標價提升至43美元,描繪出白銀持續上漲的軌跡。
花旗分析師強調,白銀這波強勁上漲並非單純追隨黃金,其自身有著堅實的基本面支撐。連續多年的供應缺口早已為市場埋下伏筆。目前,持有者普遍惜售,期待著更高的價格,加上顯著增長的投資需求,共同造成了實物白銀供應的日益緊張。
白銀既是重要的工業金屬,也是金融資產,這種雙重屬性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尤其吸引人。工業應用佔據了白銀需求的六成左右,隨著全球製造業活動逐步回暖,來自工業領域的穩定需求為其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當下的宏觀環境也顯著放大了白銀的金融屬性。市場普遍押注美聯儲即將開啟降息週期,這種寬鬆政策前景大大提升了白銀這類非生息資產的吸引力。花旗分析師直言:“美聯儲降息將進一步推動白銀上漲。”此外,地緣政治摩擦和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推升了投資者尋求避險資產的意願,作為傳統避風港的貴金屬需求自然水漲船高。
市場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猜測:俄羅斯央行可能正在悄然購入白銀以擴充儲備。雖然目前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如果屬實,可能引發其他關係友好國家央行的效仿,為白銀市場帶來新的、戰略級別的購買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回溯2024年9月,俄羅斯政府確實透露過計畫在未來三年投入510億盧布(約5.355億美元)擴大貴金屬儲備,明確將白銀納入其儲備籃子。
如果關於央行購銀的猜測最終被證實,白銀作為貨幣資產的傳統角色可能被重新喚醒,從而在更長時間維度上重塑其價值定位。Commodity Discovery 基金創始人Willem Middelkoop 也提醒市場,儘管工業需求占主導地位,但白銀作為貨幣資產的功能從未消失。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