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然氣算是市場上表現異常亮眼的產品,曾經躲在角落裏的小弟一躍成為“漲價王”,8月底,美國天然氣期貨價格曾最高觸及近10年最高水準,今年累計漲幅更是超過50%。截至9月15日,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突破880美元/千立方米,創歷史新高,ICE英國天然氣期貨則一度突破194.94便士/千卡,同創歷史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上漲超過10倍。天然氣奇貨可居,這輪天然氣漲價既有供需錯配的原因,也有金融投機的原因。
油氣勘采下滑 產能儲備不足
2020年的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也造成油氣勘探行業投資不足,為今年的天然氣供應不足埋下了隱患。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20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共獲得179個油氣發現,新發現油氣儲量19.5億噸油當量,同比大幅下降30%,天然氣新增儲量同比下降43%,全球天然氣產量僅為4萬億立方米,同比下降3.6%。
油氣勘探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對資金的依賴較大,去年全球勘探開發投資支出3090億美元,同比降幅30%。北美勘探投入下降幅度接近50%。全球工程技術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921億美元,較上年萎縮近30%。這就導致老油氣田產能下降,而新的油氣田因為資金缺乏而停擺或推遲。
需求異常旺盛 供應嚴重不足
今年世界的主題是抗疫和復蘇,隨著疫苗的推進,被壓抑的天然氣需求大爆發,據IEA發佈的三季度能源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大幅增加3.2%,且未來幾年天然氣需求量也將持續增加。
由於受颶風影響,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產油區近一半天然氣產能未能恢復,截至9月3日,美國天然氣庫存僅增加520億立方英尺,低於五年均值約650億立方英尺。歐洲天然氣庫存降至十多年來最低水準,比5年平均水準低25%。顯然去年油氣行業埋下的隱患開始凸顯,而天然氣供應大國--俄羅斯,因為地緣政治影響,對於天然氣的供應一直在放緩,中東油氣生產國中除了卡塔爾以外,幾乎沒有新的LNG出口專案獲批。隨著冬季取暖季的到來,各國勢必會增加天然氣儲備,這種供需矛盾可能更加尖銳。
美元嚴重超發 大宗商品走強
自疫情爆發後,美聯儲以“超常規”的方式濫發美元,向市場釋放的新增貨幣數量達數萬億美元,力求轉嫁危機,氾濫的流動性產生溢出效應,向世界輸出通脹,成為大宗商品上漲的直接推手。另一方面,為了保值,資金大量流入大宗商品市場,投機資金也趁機興風作浪。在二季度之前,以有色為代表的品種已經大幅上漲,天然氣受週期性影響處於相對抑制狀態,所以隨著需求旺季的到來,天然氣受到投機資金的力炒,上漲也就不可避免。
技術面上,天然氣日線近日連收高位流星線,有回落跡象,但隨著需求旺季的到來,天然氣大概率只是上漲過程中的技術性調整,均線系統多頭發散,MACD量能柱未明顯走弱。建議關注下方4.95美元一線的支撐和上方5.65美元一線的壓力。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