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6日原油漲至76.956美元後價格一瀉千里,最大跌幅超過20%,儘管美國API和EIA庫存數據接連下降,但原油技術面上高低點依次下行,多頭反抗乏力。9月2日歐佩克+會議後,原油的基本面已基本改變,消費能力下降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隨著美國從颶風艾達的影響中逐漸恢復,短期支撐油價上行的利多因素也逐漸消耗殆盡。
歐佩克產能增加 供需矛盾或凸顯
9月2日,OPEC+決定繼續施行7月達成的逐步增產方案,按計畫增產40萬桶/日。產油國組織也保持了相當的謹慎,並沒有進一步擴大產能的計畫,但詭異的是頭號產油國--沙特在近日宣佈,將10月份對亞洲客戶的所有等級原油官方售價(OSP)下調至少每桶1美元,目前亞洲大多數國家都在抗擊疫情,這或許說明沙特對於世界的原油需求並不像聲明中那樣樂觀,並用實際行動力爭更多份額。
2021年8月中國進口原油1049萬桶/日,仍低於2020年8月的1118萬桶/日。2021年1至8月份,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3.4636億噸,約1040萬桶/日,比去年同期下降5.7%。同時截至9月3日當周,美國海灣沿岸商業原油進口跌至2020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僅僅為581萬桶/日,較前一周減少53萬桶/日。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世界兩大原油消費國進口卻出現了下降的跡象,這和前期IEA的悲觀展望幾乎一致,供應已經有過剩的跡象了。
消費旺季尾聲 價格前景悲觀
進入9月,美國出行高峰期即將結束,汽油消費也將逐漸下滑,美國的煉油廠也將逐漸進入秋季大修模式,原油現貨市場即將迎來庫存增加階段,原油衍生品市場將進行艱難的價格調整。9月1日發佈的API汽油庫存大幅增加271.1萬桶,EIA汽油庫存也由前值的-224.1萬桶上升至129萬桶。9月3日發佈的美國當周EIA精煉廠設備利用率也由前值的91.3%下降至81.9%。這些跡象或許說明美國原油消費旺季已經接近尾聲,消費乏力將拖累油價。
截至9月6日,美國全國普通汽油平均價格已經上漲至3.188美元/加侖,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而對應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由4月底的88.3一路下滑至當前的70.3。很明顯油價大幅上行限制了原油消費能力的擴大,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對於油價的抑制也被美國政府提上了日程。
油價推高通脹 美國積極施壓
美國CPI與核心PCE已經連續多個月超過貨幣政策的目標通脹水準,二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修正值為6.1%,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美國銀行的持久通脹指標(PIM)顯示,數值從5月份的37飆升至6月份的75,持續性通脹升高。為應對通脹,打壓油價是美國政府不多的選項之一。
美國與OPEC+成員國就競爭性市場在定價中的重要性進行磋商,美國認為競爭激烈的能源市場將確保可靠和穩定的能源供應,產油國聯盟必須採取更多措施支持復蘇。並想方設法增加原油市場的供給,並開始出售20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美國握有大宗商品定價權,油價若上行必定阻力重重。
技術面上,油價反彈大概率接近尾聲,價格面臨70.5-71美元的重要壓力,指標上也呈現超買跡象,油價已經重回下跌趨勢,短期有望試探下方66美元一線的支撐。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