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在7月初觸及76.95美元的位置之後大幅回落,一改之前的多頭強勢格局。由於利多部分兌現,短期利空頻出,油價的回調自是情理之中。各個產油國在供應方面按部就班,對油價影響較小,相比之下,需求方面的變動則對油價的影響更大,恰逢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遭遇下調,原油上漲之路將變得更加艱難。
經濟增速遭遇下調 通脹或將繼續上升
近期公佈的美國7月的零售銷售月率顯示為-1.1%,遠低於0.1%的預測,表明美國的經濟狀況並沒有預期中的強勁。隨後高盛發佈了經濟預測,再次下調了美國2021年美國第三季度GDP預期,從此前的8.5%下調至5.5%;另外,高盛對美國今年全球GDP預測增速從此前的6.4%下調至6%,表明經濟增速或進一步放緩。
另外,從美國公佈的4月以來通脹數據可以發現,美國國內的通脹在不斷走高,雖然最近一次的稍有回落,但不排除後續有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若真如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通脹是暫時的”將成為泡影,在經濟整體下滑的時期,通脹大幅上行,這或將面臨“滯脹危機”,更加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疫情重新抬頭 原油需求增速放緩
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2.13億例,累計死亡445萬例,疫情形勢仍非常嚴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仍處於封鎖狀態,美國聯邦相關機構調查顯示,當前美國確診住院病例超過十萬,29歲以下的住院率達到新高,兒童住院人數大幅增加。德爾塔變異毒株由於傳染性增強,導致全球正在面臨新一輪的疫情,市場擔憂情緒加重。
在8月OPEC+未增產之前,市場預期未來原油供應將出現300萬桶/日的缺口。但時局變幻,全球經濟放緩疊加疫情的影響,近期國際能源署(IEA)發佈報告顯示,下調原油需求預期,其中下半年的需求預期下調了55萬桶/日,並且預計2022年將會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同時還表示由於經濟復蘇存在不確定性,OPEC+能否保持均衡將變得非常重要。
綜合來看,近一年以來,OPEC+在原油供應增產的問題表現謹慎,為油價之前的大幅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對油價的支撐作用邊際效應不斷減弱;需求方面時有不利因素擾動,導致油價的上漲變得坎坷。
從技術面來看,原油月線多頭趨勢,近期維持震盪的概率較大,總體偏向上。短期來看,下方關注60美元一線的支撐,上方關注75美元一線的阻力,若能突破76.95美元的高點,則有望衝擊80美元一線。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