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現已確認,韓國自主研製的“世界”(Nuri)號運載火箭已在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羅老宇宙中心的第二發射台完成起豎,發射準備完畢。在天氣條件良好的情況下,計畫將於今日(10月21日)下午 4 時左右進行首次發射。
“世界號”是韓國獨立自主研發的首枚運載火箭,據報導,此火箭採用三級結構組成,全長47.2米、重約200噸。其中第一級由4臺75噸液體火箭發動機組成,第二級由1臺75噸發動機組成,第三級由1臺7噸發動機組成。經過了多年自主研發,“世界號”會攜帶一顆1.5噸的人造衛星升空,並將衛星送入600-800公里的近地軌道。本次發射成功後,韓國將成為全球第七個掌握獨立發射衛星技術且能將1噸以上的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
韓國曾於2018年發射過“世界號”試驗火箭,該次發射也是繼與俄羅斯共同研發的“羅老號”後,時隔8年再次進行的發射活動。“羅老號”韓國方面投資了5205億韓元,“世界號”則為1.9572萬億韓元,投入金額及精力更大。韓聯社還表示,無論首射成功與否,“世界號”都將會在明年進行第二次發射。發射日期暫定為 2022年5月19日。
航太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所以自主研發運載火箭,實現在航太技術上的突破,對韓國來說戰略意義重大。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