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金属表现强劲的今年,黄金创历史新高并上涨超过四分之一,而白银在年内涨幅更为出色。截至7月16日,现货白银交易于每盎司38美元下方,今年累计上涨31%。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花旗集团的最新预测为市场再添热度——该行将白银未来三个月的目标价从38美元大幅上调至40美元,同时将六至十二个月目标价提升至43美元,描绘出白银持续上涨的轨迹。
花旗分析师强调,白银这波强劲上涨并非单纯追随黄金,其自身有着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连续多年的供应缺口早已为市场埋下伏笔。目前,持有者普遍惜售,期待着更高的价格,加上显著增长的投资需求,共同造成了实物白银供应的日益紧张。
白银既是重要的工业金属,也是金融资产,这种双重属性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尤其吸引人。工业应用占据了白银需求的六成左右,随着全球制造业活动逐步回暖,来自工业领域的稳定需求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当下的宏观环境也显著放大了白银的金融属性。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这种宽松政策前景大大提升了白银这类非生息资产的吸引力。花旗分析师直言:“美联储降息将进一步推动白银上涨。”此外,地缘政治摩擦和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推升了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的意愿,作为传统避风港的贵金属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市场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猜测:俄罗斯央行可能正在悄然购入白银以扩充储备。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如果属实,可能引发其他关系友好国家央行的效仿,为白银市场带来新的、战略级别的购买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回溯2024年9月,俄罗斯政府确实透露过计划在未来三年投入510亿卢布(约5.355亿美元)扩大贵金属储备,明确将白银纳入其储备篮子。
如果关于央行购银的猜测最终被证实,白银作为货币资产的传统角色可能被重新唤醒,从而在更长时间维度上重塑其价值定位。Commodity Discovery 基金创始人Willem Middelkoop 也提醒市场,尽管工业需求占主导地位,但白银作为货币资产的功能从未消失。
重要声明:上述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出自百利好,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