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原油絕對是炙手可熱的品種之一,從8月底的約62美元上漲到10月初的接近80美元,一個多月漲幅超過28%。各大投行紛紛上調油價預期,巴克萊銀行認為根據當前趨勢,油價會上升到85美元/桶,高盛認為年底油價會達到90美元/桶,而此前的預期為80美元/桶。油價上漲的邏輯也較為簡單,美國依然有放水的預期,以及美國單方面推高油價,主要經濟體爆發的能源危機也讓市場紛紛押注高油價。實際需求可能並不足以支撐當前的高油價。
世界能源荒來襲 原油成潛在替代
新一輪全球能源危機正式襲來,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近日飆升至創紀錄的100歐元/兆瓦時,天然氣價格今年已經飆升了近600%,天然氣期貨價格最近達到了12年來的最高水準,歐洲目前天然氣儲備缺口約為300億立方米。印度135家火電廠的煤炭庫存平均只有4天了,超過半數的火電廠庫存不足三天。至此世界主要經濟體皆患上能源不足綜合征,對能源的渴求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原油很能成為其他能源的替代品,原油的潛在需求被放大。這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可能增加100萬—200萬桶/日。
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預測,今年冬天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大約是70%-80%。,意味著整個北半球(包括歐洲、亞洲、北美)或都將遭遇寒冷天氣,能源需求將出現飆升,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的焦慮情緒。
貨幣嚴重超發 美元氾濫成災
自疫情開始後,世界各國央行開足馬力狂印鈔票,全球流動性嚴重氾濫,掌握世界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美國更甚,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目前已經放水超過5萬億美元,美國核心PCE自5月以來一直高於3%,CPI連續多個月超過5%,也推動了歐美金融市場、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大幅飆升。
雖然美國通脹高企,但美國目前仍未有停止放水的實際行動,1200億美元的購債尚未縮減,拜登政府的新基建計畫已經在路上了,拜登本來想搞1萬多億基建計畫,但是民主黨內部激進派要求3-4萬億。同時耶倫等提出取消美國債務上限,美國印鈔的節奏絲毫沒有放慢,所以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大宗商品上漲也就可以理解了。
OPEC+消極增產 刻意推高油價
第21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會議決定延續既定的每月增產40萬桶/日的計畫不變,而此前市場猜測OPEC+可能選擇在11月進行更大幅度增產,事實和預期落差較大,也推動油價一舉突破數月新高。數據顯示產油國組織仍有大量的閒置產能,而產油國目前賺得盆滿缽滿,目前沙特的石油產量接近疫情爆發前水準,石油收入為2018年以來最高。所以產油國有意維持當前的高油價,以此來提高自身收益。
同時美國對產油國當前增產步伐也感到滿意,這說明美國也在刻意維持當前的高油價,以此達到推高全球通脹,轉嫁自身危機的目的。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涉嫌操縱標普全球普氏公司發佈的能源定價指標的行為,擴大對全球商品市場不當行為的打擊力度。也側面證明了美國對油價的操控。
技術面上,油價已經突破近期高點,日線回調不破重要支撐,形成高位震盪形成上升中繼形態概率較大,短期有望上破80美元關鍵位置。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本文出自百利好金業官網(www.plotiobullion.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百利好智庫微信公眾號: